回味最後的傳承~即將走入歷史的香港大排檔 | 話題美食 | Ruby

印象中的大排檔,就像露天夜市、街邊小攤,沒有冷氣、雜亂不堪,但各式美味生猛熱炒、傳統小吃,應有盡有,被歸類為一種獨特又具吸引力的次文化美食天堂。

在香港,大排檔不僅是香港人心中的溫暖回憶,也是令觀光客趨之若鶩的熱門景點,雖然用餐環境的確不太符合衛生條件,但選擇多、價位合理、可以徒手拔蝦、用力吸麵、高聲闊論、大聲乾杯、、,不論壓抑已久的白領、矜持已久的淑女,甚至平時見都沒見過的各行各業,都能在此得到滿足與爽快,誰能輕忽它的魅力?但這樣的魅力在香港政府決定不再發予牌照下,僅存28家合格牌照的排檔也因持有人逐漸高齡化的現象,將面臨走入歷史的命運。

香港大排檔3
很難想像每道30-50元的美味功夫料理,是在這樣簡陋的排檔裡製作出來的。

那些"刀光杯影"的年代
港劇裡常出現,一桌正在某排檔裡輕鬆開心的吃著飲著時,突然殺出一群帶刀帶棍的仇家翻桌砍殺的畫面,這樣的背景環境,多數來自這些快消跡的老排擋,而"盛記"就是其中一個,在香港商業大樓林立的中環市區巷弄裡,一個退色紅傘下,狹窄的料理區,抬頭是被擠出來的不規則天際線,Lam Tse-Sing(暫譯 林謝星),三十年來就在這一個攤子掌廚,看似雜亂無章的餐飲環境,卻能從他手裡變化出每道港幣30-50元左右的功夫料理,保留了傳統老派的好味道與街頭生活,也是香港美食家蔡瀾推薦的美食攤之ㄧ。
香港大排檔1
保留三十多年傳統老味道的盛記是碩果僅存的大排檔其中一家  (圖片修編自網路)

香港在20-60年代有數以百計的大排檔,繁盛之景絕無僅有,經過幾十年城市化的轉型,五光十色的大型餐聽及大牌小吃店取代了正在銳減的排檔。林謝星已五十多歲,是一個保留老傳統粵式料理瀕臨絕跡的其中一個案例,林說:大排檔的風味關鍵在於 Wok Hei (鐵鍋),透過傳熱迅速、受熱均勻的鐵鍋特性,以炙熱的火焰,沸騰的熱油,加上有勁道的手臂甩鍋技術,將食材熱情的翻炒,有時還得一次翻兩個炒菜鍋,當食物被注入了豐富的味道,立刻喚醒性情急躁的老城區,這才是傳統,但也是最難傳承的技術,林無奈表示:「現代化餐廳沒有文化,沒有味道.....」,但是未來香港的孩子們能否再體驗到大排檔料理?這一切都要依賴政府了。

據了解,多年來香港政府因為大排擋造成的市容及公安問題,已勸說數百個攤商給付他們補償金額,放棄執照,且幾十年來不再發任何一張新的執照,但當地人認為:政府應該致力好好規劃保留這樣的傳統,他們如此親切又美味....,儘管這些大排檔知名度之高,目前得知牌照只能傳給親屬,而這些孩子們認為這樣的工作太辛苦,天氣太熱,根本無人有承接意願,面對這樣不確定的未來,林謝星無奈表示:「當我走了,下一代是不會接手的....」,「很多地方都不會像我們這樣做,如果你是一個懂吃的人,將會知道如何去欣賞它」。
參考資料取自CNN

美味容易取得,傳承難以繼續
現代化餐廳常礙於人事成本,在烹調上不願意付出原有應該遵循製作的流程及時間,為了加快烹調速度或掩人耳目令食材看來更鮮美,添加過多的香精化學藥劑令烹調可以變得快速又美味,這樣的技術充其量只能說是玩一場料理魔術秀,而沒有熱度、沒有感情的料理,無論表面再怎麼華麗,都難抵擋真材實料用溫暖手臂燉煮、翻炒出來的美味,那是一種無法取代的珍貴,也是難以繼承的傳統,在香港,是即將消失的大排擋,在台灣,將面臨絕跡的傳承又是哪些呢?


香港大排檔參考資料
「勝香園」中環美輪街2號排檔
「玉葉甜品」中環伊利近街2號
「盛記」中環士丹利街9-10號舖
「陳泗記」中環士丹利街74號
「水記」中環吉士笠街2號牌檔
「蘭芳園」中環結志街2號
「順興茶檔」銅鑼灣大坑安庶庇街24號地下
「炳記」銅鑼灣大坑施弼街5號側
「強記」深水埗耀東街4號牌檔
「蘇記」深水埗耀東街15-16號門前
「鴻記」深水埗耀東街15-16號門前
「烘發油器粥店」深水埗耀東街15-16號門前
「愛文生」深水埗荔枝角道215號
「漢發麵家」石硤尾基隆街166號側
「灶記」澳門青洲蓮花巷1號
如果您也有生活資訊、門店優惠、活動展演等各項訊息要提供給編輯,
可以來信 news@goodinc.com.tw【美食幫線上雜誌編輯部】收



 
就愛吃美食同好社 - 審查制
Facebook Group · 7 members
 Join Group 
 

我要留言